智慧型城市,BIM能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智慧型城市,智慧型城市是指从服务和满足家庭、社区需求出发,通过使用各种现代技术减少家庭、社会的能源消费开支,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重点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广能源资源需求的智能化、可视化管理。比如通过用电量、燃气、用水量的可视化图像或数字表达来提高人们节约意识;利用太阳能、甲烷气体、地源热泵发电,开发储存转换系统供应家庭生活应急用电;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帮助人们选择更节能的出行方式等。
那么BIM能给智慧型城市带来什么?
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信息化建设,而在构建智慧城市过程中,建设工程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更是重中之重。回顾过去,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们建筑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建筑行业的信息技术发展来看,如果说CAD的应用是第一次革命,那么BIM,就是行业的第二次重大技术变革。从建筑能耗管理来看,建筑物的能耗占整个社会能耗的40%,如何能够实现每栋建筑物低碳、高效、低排放,是对我们建设绿色、可持续的生活环境的一个很重要的挑战。以上都是智慧建设要去解决和重点突破的方向。
对于“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来讲,建筑的智能化是其“智慧”的核心。所谓建筑的智能化就是现在人们常提到的智能建筑。整个智能建筑,不是从建筑物的使用开始的,而是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以及建成以后形成智慧化、互联化模式,并达到相互协同的效果。在常规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很多问题都是不可预见的,这也是常规建筑技术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些不可预见的问题,BIM技术便应运而生。
BIM技术可以自始至终贯穿建设的全过程,支撑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实现全程信息化、智能化协同模式。设计阶段,BIM技术将传统的二维模型,转换成三维模型,并且可以做建筑性能分析,将模型更直观地展示出来。通过BIM的加入协作,更容易帮设计发现更多隐藏的问题,并在进程中,新问题也能迅速得到解决;招投标阶段,可以用三维模型来进行算量,使算量更清楚、更准确;施工阶段,可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检查施工方案是否合理,物料、塔吊摆放是否安全、方便等,这一切都归功于BIM技术在建设过程中的应用。BIM技术还可以深入到更细微的地方,包括室内精装、电梯数量、安全出口位置、多专业管线碰撞检测、能源管理等多个方面。智慧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BIM技术就是保证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关键要素,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不同类型的建筑是城市的“器官”,那么BIM技术则是保障各“器官”健康运行的新鲜血液。
在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工具手段,以云计算、移动应用、大数据、BIM技术等为代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以BIM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建筑智能化的应用,已经得到验证。
BIM技术在智能楼宇中的应用
碰撞检测,避免返工损失
通过BIM软件对三维建筑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分析统计出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碰撞,并协同多工种设计,避免碰撞,优化设计,规避缺陷,降低损失。
优化排布,扩大使用空间
通过BIM技术对管线进行优化排布,还可模拟协助施工,节约成本,同时还可以保证管线下的足够净空间,充分发挥出建筑更大的使用空间。
智能管理,后期运维支持
最终提交的模型将服务于后期运行维护管理,不但有利于建设方查询浏览展示,更有助于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BIM技术在地下管线中的应用
地下管线隐蔽工程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而BIM技术及其拓展运用可以解决其中大部分问题。如污水管、排水管、网线、电线以及相关管线问题,并且可以在图上直接量取相对位置关系。市政管网改建二次装修的时候可以避开现有管网位置,便于管网维修、更换设备和定位。这些信息全部通过电子化保存下来,内部相关人员可以进行共享,有变化可以随时调整,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所以说,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如何高效运用管线数据协助施工建设、辅助运行维护管理是当前需要攻克的主要问题点。运用BIM技术建设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有助于更直观便捷地展现地下空间,其具备高度信息集成和数据分析能力,可为规划建设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BIM技术在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是一个综合的有机体,城市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各种用地以及各种服务设施需求的预测、对城市交通和环境恶化程度的估计等变得越来越困难。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综合考虑城市物质性结构问题以及诸如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非物质性结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复杂的城市规划方法和工具之中,城市信息模型应当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将BIM技术在地上建筑及管线优化协调的优越性延展到地下管线和市政相通,通过结合地上建筑的三维信息模型,合成一个地上地下全覆盖的组团级城市信息模型,这个信息模型不仅在形式上是一个更全面更宏观的集合,而且在数据信息上承载更多可分析的价值,成为新兴城市规划管理的一个范本。大数据覆盖的城市信息模型可运用到各个规划管理单元,从单体到小区到居住区,从单个公建到整个商业街或公建群,以点带面,我们可以期望大数据为规划管理带来诸多便利。
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BIM被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员所接受认可,在智慧城市的管理中越来越离不开BIM管理理念。但如果数据缺乏更快更全面的挖掘、整合、利用,实用价值将大打折扣。由于缺少城市数据的支撑和应用的数据体系的宏观管理,一些智慧城市显得不太“智慧”。BIM体系可以帮助政府通过顶层设计,推动部门、企业共同来整合资源,共享信息,构建起智慧城市的指标体系,驱动城市智慧运行,管理创新。所以,BIM技术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
BIM业务在北京住总产业化全产业链的作用
北京住宅院作为北京住总整个住宅产业化全产业链的设计研发环节,充分发挥设计院BIM团队的力量,在整个产业链中用BIM技术平台有效的将各个环节组织起来,将设计的BIM模型通过云平台共享到生产、运输、安装、维修等后续环节中,有效地整合产业链的下游环节,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施工模拟、工序的穿插优化、产业化工人的培训等具体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整合技术与资源的能力,在工业化建筑集成的基础之上又发展了被动房技术,并结合科研课题开发了基于BIM技术的能耗管理运维平台,将BIM与能耗管理相结合,将BIM与被动房能耗监控相结合。
(摘自《预制建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