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 RESOURCE

  1. 所有分类
  2. 图纸 /模型

宗德林:预制混凝土应用与实践(二十八)——自由可变户型-SP板的使用

  • 分享时间:2017-02-07
  • 分享者:lhxxjmlyn
  • 阅读次数:1034

摘要:自由可变户型-SP板的使用近来网站有一篇关于万科的绝密项目,代号”万科芯”。简单而言就是减少内承重墙,但仍有一尺寸不小的内柱,除了厨卫及开管位罝不可变,户型能改变。这是一个正确及合理的方向,也是面对房主最有责任的做法,打破那十到十二公分短板加次梁,内承重墙的传…

自由可变户型-SP板的使用


近来网站有一篇关于万科的绝密项目,代号”万科芯”。简单而言就是减少内承重墙,但仍有一尺寸不小的内柱,除了厨卫及开管位罝不可变,户型能改变。


这是一个正确及合理的方向,也是面对房主最有责任的做法,打破那十到十二公分短板加次梁,内承重墙的传统施工,隔音效果奇差的住宅。中国的经济己发展到不是有房住即可的时代,而在这高房价的时代,更是开发商的责任交给屋主一个舒适及能灵活使用的房屋,一个不能更改且隔音不好的新建住宅将面临市埸的困境。


要增加跨度从万科的报导用了一个几乎必要的手段,增加板厚,从这报导的屋顶装修上看来并不能确定是否无次梁。


而直正要做到无次梁,长跨度,极小振动又经济安全的装配式楼板就首推在欧美使用超过六十年的预应力空心楼板。


Spancrete板(SP)在九十年代初引进中国。在一些有世界观的预制预应力专家的支持下。经过一连串的实验(图8,9),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了”SP预应力空心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图10)。才使现代化长线机器生产的预应力能在中国生根,而在这政府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时代,能有一个真正解决现阶段楼板不经济,限制预制结构创新的建材。仍有反对它的声音时,我实在不得不为之困惑。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谈到“颠覆性技术,这种创新在目前的行政审批和评审制度下,是难以实现的。”而我们国家现有的重大科研项目都是搞专家评审制,专家们坐在一起评审、投票,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把真正具有创新想法的项目给投没了。而SP在欧美使用超过六十年,根本不是新技术,但在国内行政审批和评审制度下受到的偏见,至今仍在背着唐山地震的惨剧,令人心痛。


下面我用一系列现有的房型来让大家看到使用预应力空心楼的优势。以下房型全出至深圳地区,选深圳是因为当地住宅以高层为主且属于低地震带,选出的房型都有较明确的尺寸及剪力墙位罝。而SP跨度以不超过九米为标准,如此可以使用十五公分的SP板,SP板的安排已尽量考虑原有剪力墙及替代方案,相信从结构角度可行性仍很高。从使用上而言,那超过一百五十平方米的四或五房住宅可以完全体现出长跨度的优势。


(摘自网络)


 

下载列表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