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 RESOURCE

  1. 所有分类
  2. 图纸 /模型

澳洲建造了许多适合自然环境的极美建筑物

  • 分享时间:2017-03-06
  • 分享者:lhxxjmlyn
  • 阅读次数:846

摘要:图片来源:互联网从南半球最大的办公大楼到澳洲内陆的小木屋,这些工程皆不断地挑战绿建筑的极限。澳洲当代建筑的其中一个杰出设计是其可动的特性(一种使建筑物更舒适的动能美学设计)。有些建筑物可适时的开启以保持凉风流通,也可以为了避免野火侵害而关闭。在书里,建筑师Se…

图片来源:互联网

从南半球最大的办公大楼到澳洲内陆的小木屋,这些工程皆不断地挑战绿建筑的极限。

澳洲当代建筑的其中一个杰出设计是其可动的特性(一种使建筑物更舒适的动能美学设计)。有些建筑物可适时的开启以保持凉风流通,也可以为了避免野火侵害而关闭。

在书里,建筑师Sean Godsell将这些让人出乎意料之外的建筑物称之为“活建筑”。

可动式的建筑藉由融入大楼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完全符合当地气候的变迁。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在墨尔本的设计中心有盘状式的喷砂玻璃外牆,白天时光线会像直立式百叶窗般转动着以调节室内光线及温度。有时中心的正面外牆在阳光的直射下会呈现出蓝绿色的格纹;而当背光时则会呈现出较为雅緻的钢青色蕾丝状。

Anz中心是在墨尔本的一个银行总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式办公大楼之一。有别于一般的室内设计,运用了大自然的色调加上三原色以及较大的型体,使其开销容易控管。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光电面板和风力发电机散佈于顶楼,第三代的发电机降低了大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冰凉的河水则被用来调节空气。除了收集雨水之外,大楼也回收再利用大量的废水。这其实就是个隐藏在办公大楼里的环保部落。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为了让光线可穿透至后栋,墨尔本的国民住宅区K2大厦的前栋是以交错内缩的方式建造而成。这也使得大厦与街道之间有着较为宽阔的距离,换句话说在公私领域间有个缓衝的空间。

图片来源:互联网

雨水的收集可用来灌溉公园及私人庭院。在结合太阳能、储热能、烟囱效应的通风系统及玻璃的作用下,一年到头都觉得舒适自在。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栋在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物似乎在对着路人眨眼。建筑师想藉由在原本朴素的建筑外观素描出邻近百年历史的华丽设计,来探究对于因袭传统的见解。

图片来源:互联网

这个两层楼的建筑物有三个外牆包含有孔的金属板、玻璃及窗帘。它是个有许多可依循环境而随心所欲做局部改变的建筑物。

图片来源:互联网

墨尔本的Pixel大楼是一栋有“善用每一滴水”设计的四层楼建筑物。举例来说,任何一滴滴到绿化屋顶的水滴都会被收集到雨水储水桶,过滤之后就可用来洗手。

图片来源:互联网

用来洗手的水会接着出现在户外的花圃中进行第二次的过滤,过滤之后就可用来淋浴,然后冲马桶;在这同时沼气已将其它的雨水加热成为热水。

图片来源:互联网

在邦代(Bondi)一个全球知名、旅客总是络绎不绝的海滩对面,原本有一栋破旧不堪有着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的公寓,它被翻新成为一栋未来感十足的豪华大厦。这个抢手的区域里,它是个焕然一新的住宅空间。

图片来源:互联网

“共生建筑”或“寄生设计”是用来形容在现有的顶楼加盖;这个加盖的过程号称能为原本破旧不堪的大楼及其周遭环境增添新的功能与用途。

图片来源:互联网

萨里山(Surrey Hills)的图书馆及社区活动中心面向着街道就像个打开着的珠宝盒;里面有小型图书馆、资讯中心、社区活动中心以及托儿所。这意味着降温是有多麽地重要,因为每天都会有很多访客。

图片来源:互联网

建筑物有两层楼高的全自动化木製百叶窗,它会从早到晚的调节日照程度。除此之外,这个建筑物最受瞩目的就是南边的菱型状玻璃中庭,它不仅是视觉中心,它也同时具备调节室内空气流通的功能。它的最外层会由屋顶撷取新鲜的空气,并且将其引导至地底下迷宫般的曲径中,待其冷却后就会再被引进到建筑物里。

图片来源:互联网

原本被设定为市民广场的联邦大道(Commonwealth Place)诠释着坎培拉(Canberra)绵延不绝的山丘。联邦大道敞开着成为进入澳洲首都的主要起始点。

图片来源:互联网

建筑物的两侧下方是餐厅及展示厅。其结构设计可让小朋友在佈满草的斜坡上翻滚或者骑脚踏车驰骋于人造的峡谷中。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下载列表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