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城市保留特色,让曾经发生在这片水土中的人文故事渗透到城区、小镇中,打造、传承自己的城市精神?如何让“智能化”嫁接进历史古镇,用现代化的手段探索城市治理?今年4月,武进区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考察,学习浙江特色理念,研究浙江全新探索。
杭州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绿色、低碳方面的发展。环保、节能、循环再生的理念体现在城市建设、管理的角角落落。
在上城区,每一条河道均有高清监控,公厕等城市家具均添加“电子标签”,垃圾房也使用二维码互联网云计算系统。每一位城管队员、每一辆执法车辆都智能定位,环卫工人都佩戴智能手环。作为因水而兴的古城,杭州通过对“新科技”的应用和“老传统”的活化,变得越来越有韵味。
南宋皇城小镇承载着杭州悠久的历史文脉,如今,这里通过历史遗存的整合,正打造成一个“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城市旅游”示范小镇。
在特色镇的打造中,南宋皇城不仅再现了原有的历史风貌,而且有新的突破与创造,体现新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功能。在成为杭州旅游绝品景区的同时,也带动周边的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服务产业和旅游地产等新产业的发展,激发城市新的活力。
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遗产对城市来说,是一笔独特的财富,谁创造、保护和建设了文化,谁便拥有了永久的未来。
珠三角的特色小镇创建记
佛山,得名于唐代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当地掘获了三尊铜佛像,始被称为“佛家之山”。其地位于珠三角腹地,土地平坦、河涌交错,曾长期作为广东著名的鱼米之乡、河运重镇。
改革开放后,通过产业集群形成的大量“专业镇”,成为佛山经济的新特点,其八成以上的经济总量背后,是“一镇一品”及“一镇多品”的支撑。
“佛山早期的企业化和工业化发展推动了产业链上游对生产要素的爆炸性需求。由于市场的相互依从性,这一需求为整个供应链的发展创造了机会……供应链会局限于它们所服务的企业最初建立的地方。”在近日出版的《中国未来:佛山模式》一书中,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香港大学教授肖耿等几位作者分析称。
他们认为,佛山模式的特点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几乎供应链的每一环的生产商都彼此相邻。这使得它们能够实现专业化和采购效率,并形成足够的规模,以吸引全球的买家和卖家”,“佛山实际上成为一个一站式商店”。
佛山所关注的重点之一,是“专业是否等于特色”?从浙江实践看,特色小镇虽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定位也各有千秋,但都具有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等共性,且通过紧扣主导产业,将产业、文化、社区、旅游等功能有机聚合在一起,形成了城镇发展的新生态。
按照工作安排,今年佛山将重点推动15个市级特色小镇建设。至4月下旬《财经》记者在佛山采访时,有志于上榜的各地,大多正在积极进行相关方案的规划设计。
点赞特色小镇“浙江经验”
因为特色,小镇有了灵魂。在此基础上,特色小镇也正成为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
“我们突出产业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庆元县委书记蓝伶俐介绍,庆元结合生态环境优势,以食用菌、竹木、铅笔三大传统为支持,打造聚庆元特色的特色小镇。
以香菇小镇的食用菌产业为例,蓝伶俐表示,该县从事食用菌产业生产达8万余人,年产量9万多吨,相关企业200余家,形成了食用菌生产、加工、贮藏、商贸、物流、原辅材料、价格指数发布为中心的全产业链,行业总产值35亿元。食用菌产业正从粗加工领域向休闲、保健、药用等精深加工领域升级。
在庆元,小镇还引入企业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其中,铅笔小镇已引入浙江鸿星文具有限公司、浙江久灵底刷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入驻企业20余家,如今,该县铅笔总产量达50亿支,产值15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0%。
这也是浙江借助特色小镇焕发经济活力的缩影。在该省,以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已成趋势。
花海、蝴蝶....。。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正在打造一个蝴蝶原乡小镇,其以蝴蝶为主题,将打造中国原乡生活体验样板区、农旅深度结合样板区和蝴蝶科研观光样板区。
“以一座小镇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要让农业、农户、农村融合到全域旅游发展中。”据其负责人介绍,当地将积极引导小镇推行“基地+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村民参与蝴蝶养殖、制作标本、果蔬种植等产业,为游客提供参观、体验、接待、导游等服务,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打造原乡产业基地。
“特色小镇正在成为现代创业群体集聚的首选地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曾如是说。
中央政府全力倡导的新样板
当下中国工业化也好、城镇化也好,有一个特别热的词可以概括它的特征,那就是“创新”。我们所谈的创新,大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企业、产业方面的创新,现阶段,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可能更为紧迫和重要。
30多年前,浙江就给我们国家贡献了一个工业化的发展模式——温州模式。这个大家都非常清楚,温州模式是以发展乡镇企业为特征、激发了民营经济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化的腾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创新。
30年后,浙江又贡献了一个城镇化的模式,我们把它叫作特色小镇。浙江特色小镇有五个领域的重大创新:第一,特色取胜,差异化发展的新模式。特色小镇如果发展下去,整个十三五将使我们的城镇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改变千城一面、千镇一面的现实状况;紧凑型小镇、集约用地的新样板。三平方公里,高度集约、高度紧凑,正好是去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全力倡导的,浙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样板,刚才柴主任也详细说到,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软资源开发,绿色经济的新领域。这是特色小镇非常大的一个创新,生态优先,相当多的特色乡镇生态一定要优先,三生模式,这是非常突出的特点。相当多的特色小镇文化创意、古建筑、古村落的再开发,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传统小镇模式的升级版;跨界、融合、共享、创新发展的新天地。这个是新经济的特点,浙江的特色小镇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资源的开发,它实现了产业、城镇和自然生态的高度融合,实现了跨界、融合和共享。大家知道共享、分享是新经济的核心,在特色小镇当中,我们看到了非常多的这样一种模式,所以我把它概括为第四个创新。
特色小镇,浙江把它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省长亲自推动。总书记批示,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政策支持。
特色小镇不是小城镇、大战略的翻版,也不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再现。特色小镇是新常态条件、新经济成长、新发展观引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创业和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