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 RESOURCE

  1. 所有分类
  2. 图纸 /模型

200平米内构建6个穹顶 界定全新建筑空间

  • 分享时间:2018-04-10
  • 分享者:cao-qb
  • 阅读次数:1257

摘要:© Te-Fan Wang© Studio Millspace基地位于台中典型的集合住宅内。于建筑的原始格局中,三面外墙的开口被房间及卫浴隔间阻隔了通风采光,室内公共空间仅南向具朝向社区中庭的开口。这与业主,及我们期待中理想的家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思考着居住和生活的本质为何,提出…

© Te-Fan Wang

© Te-Fan Wang

© Studio Millspace

© Studio Millspace

基地位于台中典型的集合住宅内。于建筑的原始格局中,三面外墙的开口被房间及卫浴隔间阻隔了通风采光,室内公共空间仅南向具朝向社区中庭的开口。这与业主,及我们期待中理想的家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思考着居住和生活的本质为何,提出了三个主要的策略:

© Studio Millspace

© Studio Millspace

空间流动:

业主期待新的家能有开敞且动态的空间,我们在平面中置入了以五角形所组合的新空间秩序,打破原矩形且禁锢的室内公共空间,自然而然地让空间产生了流动性,几条界定空间的斜墙创造了视线与动线的延伸,并让日光洒于其上而形成时间的印记。

© Studio Millspace

© Studio Millspace

Existing floor plan and altered floor plan

Existing floor plan and altered floor plan

Courtesy of Very Studio

Courtesy of Very Studio | Che Wang Architects

空气流动:

机能置入新的空间秩序内整合后,西向及北向的开口也因此解放了,公共空间除了有三面向的日光外,空气也因此产生了自然流动的机会,风提升了室内生活的舒适性。

© Studio Millspace

© Studio Millspace

Ceiling plan

Ceiling plan

© Studio Millspace

© Studio Millspace

声音界定: 

在这流动连续的空间中,我们利用声音的差异作为空间的柔软界定,于每个五角形规线中设置穹顶形式之天花,使生活的声音反射凝聚,隐性且模糊地定义出几个不同生活机能的声音场域。而穹顶相接处之拱形线性照明,并创造出自然且丰富的空间层次与深度。

我们期待在这案子,以一种新的平面及剖面形式,开展出一种具流动性的居住形态,与日光有关、与空气有关。

© Te-Fan Wang

© Te-Fan Wang

Concept sketch

Concept sketch

© Te-Fan Wang

© Te-Fan Wang

项目信息

建筑师:十分建筑︱王喆建筑师事务所

地址:台中,台湾

主创建筑师:王喆+郭小甄

设计团队:林佑年、翁若婷、陈娸玮、何知原、沈毓容、廖健宏、张芯华、邵启立、吴兆平

声学顾问:永续建筑设计工学研究室/杨杰婷、王柏尧、林权萱、蔡耀贤

建筑面积:200.0 m2

项目年份:2018

摄影师:汪德范 Te-Fan WangStudio Millspace

还想看更多建筑资讯、建筑新闻?请浏览文创资讯建筑频道

 

下载列表

评论


全部评论